導讀:
最近,中美之間在港口收費問題上掀起了一場新的博弈。這一切源于中國對美國發起的301調查采取的反制措施——對靠泊中國港口的美籍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。這項新政策自2025年10月14日起正式實施,每凈噸船舶需繳納400元人民幣的費用...
最近,中美之間在港口收費問題上掀起了一場新的博弈。這一切源于中國對美國發起的301調查采取的反制措施——對靠泊中國港口的美籍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。這項新政策自2025年10月14日起正式實施,每凈噸船舶需繳納400元人民幣的費用。這一變動迅速引發了航運界的連鎖反應。

船司緊急調整航線,規避高額費用
新規一出,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迅速作出反應。為了規避這筆額外的港口費用,馬士基決定調整其TP7跨太平洋航線服務。兩艘原本計劃停靠寧波港的美國旗集裝箱船——“Potomac Express”和“Maersk Kinloss”,被緊急調離,不再停靠中國港口。
具體來說,“Potomac Express”的542E航次將不再停靠寧波,前往或經寧波的貨物將在韓國釜山港卸貨,并通過馬士基的網絡運送到最終目的地。而寧波出口到美國的貨物,則將在韓國光陽港與另一艘船“Maersk Luz”號銜接。同樣,“Maersk Kinloss”的543E航次也采取了類似的調整措施,進口貨物將在韓國港口卸貨后繼續運往寧波,出口貨物則通過接駁船在韓國轉運。

首批“美國船”繳納高額港務費
盡管有船司試圖規避,但仍有部分美籍船舶未能及時調整航線,成為了新規下的首批“買單者”。10月14日,新規實施的第一天,裝載4870TEU(標準箱)、凈噸達30224的美森輪船“MATSON WAIKIKI”號靠泊上海港,離港前繳納了高達1209萬元的特別港務費。而另一艘美森輪船旗下的集裝箱船“MANUKAI”號,也在離開寧波港前繳納了446萬元的費用。
美方重振造船業目標落空,中方政策留有余地
美國方面最初希望通過提高港口收費來重振其造船業,但現實卻給這一設想潑了冷水。美國造船業缺乏完整的產業鏈,工人工資高、建造周期長,即便沒有中方的反制措施,也難以與中國競爭。相比之下,中國的收費政策則顯得更為靈活。《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》中明確規定,收費范圍、標準和起訖時間等將視情況動態調整。這意味著,如果美方取消歧視性措施,中方也可相應調整收費政策。
未來博弈充滿變數
這場中美港口“收費戰”才剛剛拉開序幕,未來的博弈充滿變數。中方的收費政策為雙方留下了談判和調整的空間,但具體走向仍取決于美方的下一步行動。可以預見的是,隨著新規的實施,將有更多船司對航線船舶運營進行調整,以應對這一新的市場變化。
上海雄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擁有20年中美物流運輸經驗,美國亞馬遜FBA空運,美國亞馬遜FBA海運,可為你提供DDP/DDU/LDP,拼箱/整柜雙清到門服務。美森快船11天到港,15-18天美國全境派送到門,全程一站式服務,幫您節省物流成本,節約物流時間。如需了解更多、更詳細的運費,請咨詢官方客服。
立即掃一掃獲取物流方案和報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