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
黑色星期五的備貨戰正酣,TikTok美國站的賣家們卻先迎來兩記“悶棍”——系統突然抽風限單,物流成本又翻倍上漲,中小商家直呼“玩不起”。
第一記:系統“誤殺”,千家店鋪日銷鎖1單
10月21日,Ti...
黑色星期五的備貨戰正酣,TikTok美國站的賣家們卻先迎來兩記“悶棍”——系統突然抽風限單,物流成本又翻倍上漲,中小商家直呼“玩不起”。

第一記:系統“誤殺”,千家店鋪日銷鎖1單
10月21日,TikTok美區突然“發瘋”:超1200家店鋪的日銷量被強制鎖成1單,連零銷量的新店都被警告“違規”。有賣家吐槽:“廣告燒了錢,貨壓了倉,結果一天只能賣1單,這誰頂得住?”
平臺48小時后恢復運營,但死活不說限單原因。業內猜測,可能是為了防大促前刷單,結果“寧可錯殺一千,不肯放過一個”,暴露了系統風控的“笨拙”——算法一刀切,人工審核又跟不上。
第二記:USPS被禁,物流費直接翻倍
限單風波還沒平,10月27日平臺又扔出一顆“炸彈”:自發貨賣家不能用USPS(美國郵政)了,必須改用TikTok指定的FBT倉配或官方物流。
這一變,物流費從每單3-5美元飆到8-12美元,輕小件商品的運費占比甚至超過售價三成。平臺說USPS“時效差、追蹤難”,影響用戶體驗,但賣家看明白:這是要搶物流控制權,用流量換賣家“聽話”。
中小賣家犯了難:用官方物流吧,利潤被壓薄;不用吧,流量和訂單直接掉。有賣家算賬:“切換FBT要提前囤貨,資金壓力暴增,黑色星期五的利潤可能還不夠填坑。”
平臺“補刀”:流量和補貼,但只給“聽話”的
眼看賣家要跑,TikTok Shop趕緊“安撫”:
11月15日前轉FBT的,首月倉儲費減免;
用官方物流的商品標“快速達”,流量多給;
大促廣告返點從5%提到10%。
但這些補償對中小賣家只是“杯水車薪”。數據顯示,10月美區銷售額沖到10.8億美元,可錢都讓頭部賣家賺走了——接入FBT的商家訂單漲40%,自發貨的賣家流量跌25%。“大賣家吃肉,小賣家喝湯”的格局更明顯了。
中小賣家的出路:要么“變”,要么“走”
這場危機,本質是TikTok從“流量平臺”向“商業基礎設施”轉型的陣痛。市場潛力大,但系統、物流、規則都不成熟,賣家得跟著“升級”:

短期:合規運營、優化選品,能快速適應FBT的商家,大促能撈一筆;
長期:平臺和賣家的利益得重新分配,否則生態多樣性保不住,最后兩敗俱傷。
黑色星期五的鐘聲已響,TikTok美區的倉庫里,堆的不只是商品,更是一個新興市場的“成長煩惱”。誰能先扛住壓力、找到平衡,誰就能在下一輪競爭中占個座。
上海雄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擁有20年中美物流運輸經驗,美國亞馬遜FBA空運,美國亞馬遜FBA海運,可為你提供DDP/DDU/LDP,拼箱/整柜雙清到門服務。美森快船11天到港,15-18天美國全境派送到門,全程一站式服務,幫您節省物流成本,節約物流時間。如需了解更多、更詳細的運費,請咨詢官方客服。
立即掃一掃獲取物流方案和報價